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昔日內湖垃圾山/ 變身港湖休憩新綠帶

台北畫刊571期

文/ Kuan 攝影/許宜容
http://www.gov.taipei/ct.asp?xItem=113570902&CtNode=82197&mp=100021

        城市毒瘤大變身,昔日惡臭驚人的內 湖垃圾山,如今成為港湖休憩的新 綠帶。 

  台北市內湖復育園區於今年六月五日正式 開幕,除了是全台灣首座垃圾山整治成功 的案例,也是繼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山 水綠生態公園後,台北市的第三座復育綠 地。若走訪內湖復育園區,綠油油景觀即 映入眼簾,很多人一定很難將它的前世今 生聯想在一塊兒。 

  一九七○年代,當時的台北市尚未興建 垃圾掩埋場及焚化廠處理家戶垃圾, 也仍未建立起維護環境生態的概念,大 刺刺地直接將垃圾堆置在基隆河岸長達 十五年,日積月累後形成巨大的「垃圾 山」。而垃圾露天堆置不但惡臭飄散, 甚至常常發生悶燒、引發火災,還衍生 出污染河川、土地的問題,當年的內湖 垃圾山,讓台北市民避之唯恐不及。 

  歷時八 年脫胎換骨 

  直到一九八五年,內湖垃圾山不慎起火 燃燒,北市才緊急啟用福德坑掩埋場, 以掩埋取代堆置。接著,為了解決垃 圾山入侵行水區造成的水災氾濫與污 染基隆河問題,台北市環境保護局於 一九九七年開始啟動清除工程,採用資 源回收方式篩分,可焚燒的垃圾送到焚 化爐處理,土石類送到土資廠做再利 用,另一類是資源回收物,共清除了量 體約二百廿二萬立方公尺的垃圾,超過 十二萬輛車次載運,歷時八年才終於 「脫胎換骨」,重新亮相。 

  占地十多公頃的復育園區,北面七星 山,南臨基隆河,東起南湖大橋,西至 安美街,包括復育林區、公園遊憩區及 高灘地,園區內喬木、灌木如山黃麻、 水麻等植物多達一百六十二種,吸引成 群鳥類棲息,自然生態豐富。公園遊憩 區內還規劃陽光草坪、活動廣場、景觀 廣場、願景相框及觀景台等,光是陽光 草坪面積就達一萬多平方公尺,相當於 一點五個足球場大小,民眾可在這放空仰望藍天、奔馳遊樂。 



內湖復育園區以綠 色大地的新面貌重生。
(許宜容攝) 

  內湖復育園區也特別保留了一座 四十公尺高的小山丘,讓登高民眾 感受垃圾山的歷史軌跡,還可遠眺 綠草如茵的高灘地、波光粼粼的基 隆河、車輛川流不息的環東快速道 路、高樓林立的信義區,以及高矗 天際的台北一○一大樓,一躍成為 北市欣賞夜景與跨年煙火的新興祕 境。 

  內湖垃圾山以綠色大地的新面貌重 生,除了是台北市環保成就的里程 碑,更重要的是讓內湖、南港的居 民重新擁抱、接受這塊新綠帶,成 為民眾眺山觀水、親子同樂的新選 擇。 

復育後的垃圾山,彷彿毒瘤大變身,是港湖休憩的新綠帶。(許宜容攝)

內湖復 育園區
位置:潭 美街587 號對面
交通:搭 乘公車240、247、 279、681 於「內湖焚化廠(葫 蘆洲公園)」站下車,步行約3 至5 分鐘可至。 

沒有留言: